会上,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集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保山市抓党建促生态环境保护十条措施》,为东河治理工作的问题分析、工作安排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彭大周对高黎贡的迷恋始于他的童年时代。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蚊虫叮咬,身体的忍受几乎到达极限。
那一刻,我整个人都僵住了。回归种植期间,开展土样检测、放置环境自动记录仪,记录温度、湿度、光照等资料成了施晓春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常态。怒江能实现回归,保山也可以。各项条件都符合的彭大周自此与自然保护结缘。依然是与高黎贡山相伴,但彭大周已经从狩猎者变成了保护者。
走村入户,体察民情时开展宣传。第一次陪专家进山是为研究鼯鼠。采访对象:余选相,1944年生,云南腾冲人。
曾在腾冲县林业局工作。目前两个林场森林覆盖率均达90%以上,成为了腾冲生态文明建设的脊梁。上世纪初,高山道人与他的师傅高云在天台山道观前海拔2200米的地方种植了一片人工秃杉林,百年以后,这片秃杉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树干粗大通直,蔚为壮观,是目前世界上单位蓄积量最大的人工秃杉林,共768株,蓄积量达6000立方米,浩瀚的林海,见证了人工造林的奇迹。而后,在高山道人的带动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相继种植扩大了这片秃杉林,不屈不挠坚持一年又一年,一株株世界濒危植物在这里永葆生机。
腾冲市明光林场采访组:杨善洲同志曾到高黎贡山界头天台山调研人造秃杉林,您知道吗?余选相:这个我非常清楚。1983年,善洲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便独自一人来腾冲调研这片秃杉林,我和当时的县委书记段时中等人陪同他一起前往,当时,从界头白果步行到天台山秃杉林需要两个多小时,一个来回需要六七个小时,通往天台山的路山高坡陡,道路狭窄崎岖。
秃杉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属于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目前两个林场森林覆盖率均达90%以上,成为了腾冲生态文明建设的脊梁。请您跟我们介绍一下杨善洲同志在任职期间对腾冲林业发展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余选相:杨善洲书记十分重视腾冲林业的发展,由于当时过度采伐和1958年大炼钢铁等历史原因,大河、明光等地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5月至1983年6月期间,在他的提议主持下成立了腾冲大河国有林场和腾冲明光国有林场,要求腾冲县林业局及时组建林场班子和人员,所有经费由保山行署负责。杨善洲同志高度重视腾冲的国有林场和生态建设,在政策、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在建设方向上提出明确要求,造就了腾冲今天优越的生态环境。
腾冲市明光林场采访组:杨善洲同志曾到高黎贡山界头天台山调研人造秃杉林,您知道吗?余选相:这个我非常清楚。善洲书记通过调研了解到,从1933年起,高云、高山两位道人在天台山半腰及孤峰基部接引殿四周的坡地亲自种下了秃杉3000余株。秃杉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属于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有活化石之称。两个林场建场近40年来,相继启动了速生丰产林、基地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植被恢复造林等重点工程。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为了保护这片中华瑰宝,当天,杨善洲书记直接就拍板,要求腾冲县委政府给予高山道人工资和生活费,必须供应粮食(不带杂粮)给他,并聘请他当护林员,作为县林业局的编外职工。
而后,在高山道人的带动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相继种植扩大了这片秃杉林,不屈不挠坚持一年又一年,一株株世界濒危植物在这里永葆生机。上世纪初,高山道人与他的师傅高云在天台山道观前海拔2200米的地方种植了一片人工秃杉林,百年以后,这片秃杉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树干粗大通直,蔚为壮观,是目前世界上单位蓄积量最大的人工秃杉林,共768株,蓄积量达6000立方米,浩瀚的林海,见证了人工造林的奇迹。
曾在腾冲县林业局工作。1983年,善洲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便独自一人来腾冲调研这片秃杉林,我和当时的县委书记段时中等人陪同他一起前往,当时,从界头白果步行到天台山秃杉林需要两个多小时,一个来回需要六七个小时,通往天台山的路山高坡陡,道路狭窄崎岖。在高黎贡山界头天台山,生长着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上树龄最长、面积最大、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最高的三项世界之最的人工秃杉林。采访组:张庆留 白兴虎采访日期:2022年2月25日采访地点: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采访组:余选相同志,您好。采访对象:余选相,1944年生,云南腾冲人土高炉炼铁,需要大量木炭,对生态破坏较大,未能大量开采利用。
1975年至1977年1月任杨善洲同志的秘书,1980年至1990年在保山地委办公室调研科任副科长,2005年5月退休。善洲书记亲自召开生产队群众大会,耐心细致地做动员说服工作,亲自勘查选址,为十多户群众搬迁丈量规划好新村。
杨兆华:1976年7月底,龙陵的抗震救灾工作还没有结束,腾冲县团田清凉山又发生6.2级的浅源地震,善洲书记带着我赶往团田救灾。采访组:这期间,杨善洲同志具体又做了哪些群众工作呢?杨兆华:团田公社蛮岐村龙抱树地震后引发泥石流,将生产队牛圈和十多头牛全部掩埋在地下,群众反映说:晚上泥石流来的太快了,会飞的麻雀都没有逃过灾难。
为全面了解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滇滩到荷花卜锅垴连绵几百里的山麓,都留下了善洲书记的足迹和汗水。杨兆华:腾冲地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多金属成矿带,有色金属品种多、储量丰富。
我们调研兔子洞的矿洞时,当地的人说里面挖到过好锡矿。从5月29日龙陵大地震开始,善洲书记一直担任保山地区抗震救灾总指挥,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做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水喝、有衣穿、孩子能上学、灾后无大疫、社会治安良好。在利益的驱动下,偷挖盗采一度很严重,局面混乱不堪,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善洲书记连忙向山上跑去,我紧跟在他后面,由于抗震救灾几个月以来的过度劳累,善洲书记的低血糖病又犯了,在半山上他摔了一跤,眼看就要滚下山岩,幸好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腰带,他才没有滚下去。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在团田公社吃过下午饭后,善洲书记对刘介农(时任腾冲县委书记)说:老刘,清凉山是这次地震的中心,我们现在去清凉山的村子察看一下灾情,今天晚上赶到蒲川公社,明天在蒲川察看灾情。
从滇滩公社至荷花公社连绵几百里的山上有丰富的锡矿。当天晚上我们回到滇滩公社,善洲书记召集腾冲县和滇滩公社有关领导研究,决定由县矿产公司和各公社领导负责,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整顿和检查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善洲书记高兴地趴在地上就要往里面钻,我牢牢地拉住他,坚决不让他进去,随行的滇滩公社段主任爬进去,拿出两块拳头大的锡矿石,高兴地对善洲书记说:这两砣锡矿品质高,卖的钱够七八个人一天的伙食费了。时至今日,滇滩的铁矿石,每天都运往昆钢冶炼。
采访对象:杨兆华,1945年2月生,云南隆阳人。采访组: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杨善洲同志到腾冲滇滩调研矿产资源的事。我们沿着泥泞的山路向清凉山走去,沿途每到一个村子,善洲书记都慰问受灾群众,认真查看灾情。山上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严重威胁着居住在附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请给我们回忆一下杨善洲同志到腾冲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事。一天下午,我们正在腾冲县勐连公社察看抗震救灾情况,门外突然跑来一个群众报告:山顶的小水库溃坝,冲走了正在种包谷的母女俩。
但昆钢和攀钢都很希望能得到滇滩的铁矿石。由于地处边陲,交通运输不便,保山缺乏优质煤。
到达现场后,善洲书记对公社领导提出要求:你们要认真做好失踪母女的搜救工作,同时,迅速检查小水库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责任。采访组:据说,当时曾提到过滇滩要建立炼钢厂的事,您知道吗?杨兆华: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腾冲滇滩铁矿储量大、铁矿含量高,低硫磷、易开采,是国内少有的优质铁矿。